发现社会 发现同学 发现自己
吴 缨
2013年9月10日,阳光明媚。一清早,我怀着兴奋和好奇踏上了去云南大理的旅途。儿子刚入小学才一个星期,说实话我有点放心不下,可家人和朋友们都很支持我去。年迈的父亲特地跑来家里帮我带孩子,老公说你去我为你感到骄傲。朋友们说此行值得,能帮助你了解社会,接接地气。
在大理的一个星期里,我参加了两所学校的师生见面会,和两所学校的5个孩子进行面谈,走访了3个贫困家庭,聆听了一堂高一英语课。当然在文化局长峥嵘的精心安排下,还欣赏了民族歌唱表演和茶马古道文化。这一周不仅是助学活动,而且是对大理文化和8713老同学的理解和重新认识,更是帮助了自己,真切领受到脚踏实地的感觉,发自内心地感慨我们应该学会满足和感恩。
滇西名校下关一中
大理连续一周阴雨绵绵,而当我和另一位同学胡辛到达大理时,天出奇地变晴了,太阳出来了。班长李同新和大理同学王峥嵘亲自到机场接我们,一路欢笑来到峥嵘旧时办公的一所白族四合院。四个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有说不完的话,对旧时的回忆,对益善的各自想法。第二天秘书长曹斌和大家在崇圣寺的茶室汇合,又迎来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使我在已平淡的生活中突然又找回了久违的激情。
第三天,9月12日上午来到滇西名校下关一中,在和张校长经过简短沟通后,李同新带着我们直奔高一年级的教室,他拿出课表,安排我们各自进入课堂。胡辛上了堂语文课,曹斌上了政经课,我去听了英语课,李同新自己跑去操场和孩子们一起体育锻炼了。
离开大学校园20多年,重新坐在教室里,倍感亲切。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几个跑出教室,又兴奋地聚在一起感言孩子们的学业。中午,我们挤在孩子们中间,在学生食堂吃着5元、7元的午餐,感觉很美味呢。
中午休息时间,同新把几个学生找来,由我们进行面谈。同新把来自剑川县的陈诗豪学生介绍给我,这是位清秀的小帅哥,虽然父亲瘫痪在床,家境贫困,但这孩子很乐观。他告诉我他喜欢打篮球,他还希望自己以后做名宇航员或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短短的几面,我就喜欢上这孩子,我向理事长申请做这个孩子的辅导员,并要求走访他的家。
接着面谈的是位壮族女学生王颖。我们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聊了起来,孩子在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住读,今年以702分考入下关一中,是她当地初中考分最高的。家里有两棵桂圆树、两棵枣树,有一颗李树刚栽下。为了能继续学业,父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了。虽然农村的窘迫家境让孩子的眉头有一丝淡淡的忧郁,但在我们的谈话过程中,我能看到孩子脸上的笑,我能感受到这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求知欲。走后宿舍前,她跟我说了句:“我喜欢天文。”
9月13日,星期五下午,同新、曹斌、峥嵘、胡辛和我在下关一中的会议室里和学校领导、20位受助学生以及他们的班主任进行了第一次见面会。我们5个人代表着8713的集体,带着这个集体的心愿来和师生们见面。我们五个人各有分工,各自都有不同内容的发言,我有点紧张。理事长同新像传教士般激情地讲述了益善基金的理念和发起的前因后果;峥嵘配合着PPT讲述了8713的故事;坐在我边上的胡辛,不愧是贵州高考状元,真是多才多艺,讲完自己的故事,又拿出本子给学生画素描。终于轮到我了,我用20多年前留学时期的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拥有梦想。我们告诉他们,人到中年,我慢慢地体会到人的一生犹如一个人背负着沉重的行李走一段很长的路,不需要太急,只要心中燃起希望,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一定会快乐。
见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但大家还久久沉浸其中。一位女老师问我PPT是谁做的,太感人了。有的老师还把PPT中的语句被背下了,不少人在抹眼泪。
发现之旅
接下来的周末是走访受助学生的家庭。李同新已在上个周末把最远、最危险的云龙县跑了,为了提高效率,5个人决定兵分三路跑6个县。王峥嵘在他的办公室里把地图铺在地上,五个人就地而席,趴在地图上研究“作战路线”。大家争着抢最远、最艰苦的地区,最终我抢到了鹤庆县金沙江边的洛朗村,正巧就是我面谈的那位王颖同学的家。李同新和曹斌走了一条最艰难的路。
9月14日,周六的早晨。天蒙蒙亮,我们出发了。在下关一中门口,我们各自带上走访的学生,坐上峥嵘安排好的车,向孩子们的家出发。峥嵘特地把他的司机小李安排给我,3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第一位学生梁学军的家。鹤庆县黄坪镇新泉村,孩子让我们把车子停在路边,说走下去。正好孩子的父亲在路边等着我们,于是我们一起走过一段泥泞的下坡路,来到孩子的家。他母亲开门把我们迎进了一个简陋但很干净的院子,地上正晒着玉米,院子里引人注目的是一棵桂圆树,他父亲摘了些桂圆拿给我们。走进屋子,我有些不知所措,没有坐的椅子,但我马上被一面贴满奖状的墙给吸引住了,这是梁学军在小学和初中历年所获的各种奖状,这些奖状似乎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装饰品。正当我注视这些奖状时,孩子拿着小板凳进来了,于是我和这家人坐在小板凳上说起了话。
家里一共有2亩地,种水稻和包谷。孩子上高中前,家里把牛卖了,现在只剩下小院里的一棵和梁学军差不多年龄的桂圆树。聊到一半,快10点半的时候,他母亲招呼我们去吃饭。因为听了同新的经验,我就入乡随俗,和孩子及他父母一起吃了早午饭。幸好吃了点,在晚上到达县城的一路上竟找不到吃的东西。
走出梁学军的家,门口是成熟的高粱地和大大的向日葵,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风景,我按下快门,留下了秋天的丰收景色。
接下来进入山区,一路都不太好走。没多久,遇到前方施工车陷入泥地,把路给堵了。司机小李观察一段时间后,毅然做出决定,退回去,走边道。此时,真的很感谢峥嵘兄,要不是他特地安排了越野车和小李,我可能就在这山里被堵上一天了。小李娴熟的车技令人佩服,在几乎没有路的地方,他熟练地驾驶着越野车。王颖在车上,开始很少说话,只在我们提问时,她才作简单的回答。下午快3点的时候,路渐渐宽了,从山上往下去可以看到金沙江,女孩的话也多了起来。突然,她兴奋地叫了起来:“啊!山下的那边就是我们的村子!”她指着前方的一座山向我和小李介绍,那是仙女山。在女孩的指引下,车子驶进了一条石板路,那正是通向村子的。
王颖的父母亲把我们引进院子,院子一边满满地晒着烟叶,在另一头是一棵桂圆树,旁边还种着花草,粉红的花正盛开着,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特别娇艳,为这院子增色不少。因为有了前面一家的经验,我也就习惯地等着孩子把小板凳拿出来后坐下。同样,墙上贴满了奖状,言谈中能深切地感受到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村里的骄傲。这个家没有家具,也很简陋,但两位安静平和的父母把家把这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院里的花草明显带来生机勃勃。
临走前,女孩把我拉到门前,高兴地跟我介绍刚栽下的李树,我拍下了她站在树边的一张照片,谁见了都说这孩子有灵气。当我怀有一丝好奇心问她为什么在面谈时说自己喜欢天文时,她有点兴奋地告诉我,宇宙浩瀚无垠,神秘而又吸引人。
一路想着女孩的话,想着金沙江边的壮族小院,日落时分来到县城边上的度假村,和胡辛汇合了。晚上被邀至鹤庆县教育局长的家里吃饭,了解到鹤庆县是一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地方,还是中国的银都,其银制品深远地影响着茶马古道、藏区和东南亚。
走访的第二天是周日,我和胡辛一组,去剑川县金华镇陈诗豪同学家家访。也是一早上路,离开住宿的白族院子,一路是一片片成熟的稻田,在晨曦下泛着金色。途径丽江,发现路边有一片果树林,胡辛要小李在路边停车,下了车向果园的主人买了纳西雪桃和红苹果,让我们一起享用。和胡辛虽是大学同窗,可大学期间就没说过话,这次大理之行,特别是走访期间,让我真正认识了胡状元:淡定、才智、幽默,在工作、旅途中都能创造轻松、欢愉的气氛。难怪有位同学说,这是发现之旅,发现社会、发现同学、发现自己。
陈诗豪的家在坝上,家里的田不多,只够一家人吃的。父亲因工伤瘫痪在床,妹妹在上小学三年级,但已很懂事,能帮着照顾父亲。全家只靠母亲一人打点零工生活。他的母亲很了不起,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还比较乐观。他母亲初中文化,所以从小就对两个孩子进行引导教育。我们的家访结束时,母子俩搭车到县城,陈诗豪回学校,他母亲又急急地去打零工了。
告别陈诗豪母子,我们的走访算是完成了。在经过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市——沙溪古镇后,我们来到洱源县的地热之国,和其他两组成员汇合。
9月16日,我们一行五人去了洱源一中,面谈了学生并且开了见面会。这里学生家庭的贫困情况更严峻。
大理的一周就这么快地结束了,但是益善刚刚才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我们的是一大堆新课题。9月17日,我们五人依依不舍地道别,各自回家,我心中隐隐不忍离去。
苍山洱海,孩子们,8713的同学,明年我还来,我们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