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立方式:由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发起成立。
2、基金会的发起人和出资人: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是益善基金的发起人,也拥有成为出资人的有限权。根据上海市民政局规定,所有发起人及出资人均需填报个人表格及出资承诺书等文件,手续十分繁琐。为便于注册,经理事会讨论决定,由李同新和曹斌作为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的代表,以益善基金发起人和出资人的身份先在民政局登记在档,但在今后所有有关益善基金的公开资料中,发起人和出资人的唯一定义均为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2013年已捐善款的同学,在益善基金注册成立时,即使未认捐注册资金额度,仍被视为有效发起人和出资人。其它暂时未捐款同学的出资人份额可以先由已出资同学代持,在其未来选择出资后,由代持同学向其转让相应份额。
3、基金会注册后的发起人定位: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在成为发起人发起成立了益善基金会之后,角色也可能将有所转换:在作为原始出资人和执行人之外,还可能需要更多地肩负起益善基金推广人、宣传员和募款人的角色。基金会鼓励但不要求每个发起人通过各种方式让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关联企业知道益善基金的定位、宗旨和行动,同时利用发起人群体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促成与其它专业公益或非公益机构、专项公益基金的合作,完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扩大社会各界人士对益善基金的了解、认知和支持。
4、基金会注册后的筹资方式和捐款人:益善基金注册完成后,将按照一般公益基金会的运行模式来进行善款筹集工作,仅针对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的内部募捐活动将不再进行,但如果有意愿继续捐款的复旦大学8713班级师生可以自行将善款汇入益善基金指定账户,成为该年度的捐款人。同时,基金会成立后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基金收支等财务数据、捐款人及受益人身份、基金会管理架构和人员变动等信息。如捐款人希望匿名请特别备注,益善基金将按规定尊重捐款人的信息保密要求。
5、基金会资金管理:益善基金会承诺捐赠款项及相关投资收益在扣除相关基金员工工资和行政开支后,将全部用于受益人;每年公益支出不低于上年度益善基金净资产的8%;每年工资、行政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富余资金将由投资管理委员会根据“本金保障、收益适中、风险可控、严格监控”的原则投资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
1、捐资助读:以县为单位,在全县乡村小学全面设立差异化小型开放图书馆、图书吧、图书角。并开展共同阅读活动,让乡村学生从小“有书看、爱看书、会看书”;
2、捐资助教:以县为单位,设立“优秀乡村教师奖”,从物质和精神上鼓励长期坚守的乡村教师;
3、捐资助学:帮助部分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
4、对教师培训及学生心理建设予以资金支持并组织相应活动。
益善基金由全体发起人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并选举监事。理事会和监事对全体发起人负责。理事会设理事长、秘书长,由全体理事选举产生。理事长负责益善基金的日常运作和发展战略的规划,秘书长做好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协调及维护基金会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理事会下设项目开发委员会、筹资委员会、项目运营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成员由全体理事选举产生。监事列席理事会,参与理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相关工作,并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按相关规定,担任基金会的理事、监事须通过意见征询,并通过在8713班级师生范围内自荐、推荐产生方式。首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已进行了部分调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基金会对不再留任的首届理事、监事的辛勤付出致以感谢,同时承诺,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将继续尽心尽力、肩负责任。根据基金会运行要求,理事会、监事会将3年改选一次,可以增补退出或继续留任。
刘立耘,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先后任记者、编辑、主持人、新闻中心主任助理、海峡卫视总监助理、东南卫视频道总监助理,中国台湾网首席内容官。现任华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公共事务总监,上海益善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朱奕静,女,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曾任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热衷于慈善事业,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2年6月,加入上海益善公益基金会担任秘书长一职。